News & Releases

September 9, 2025

富士山腳下的紡織藝術季,「FUJI TEXTILE WEEK 2025」11 月富士吉田開跑

年度主題|What Flows Through the Weave (暫譯:編織之間的流動)

活動概要

《 FUJI TEXTILE WEEK 2025 》

日期:2025 年 11 月 22 日(六)-12 月 14 日(日)
休展日:11/25(二)、12/1(一)、12/8(一)
地點:山梨縣富士吉田市 下吉田・本町通周邊
購票期間:2025年8月28日~12月14日

官方網站:https://fujitextileweek.com
官方社群:

主辦單位:山梨縣富士吉田市
策劃・營運:FUJI TEXTILE WEEK 執行委員會
Fujiyoshida city

第四屆 FUJI TEXTILE WEEK,將於 2025 年 11 月 22 日(六)至 12 月 14 日(日) 在山梨縣富士吉田市登場,這是一個結合紡織與當代藝術的祭典。FabCafe Fuji 也曾是 FUJI TEXTILE WEEK 2022 的主要會場之一,承辦了多場展覽與活動。創辦人 八木毅 不僅擔任 2022 年的策展人,也在 2023 年擔任活動總監。

富士吉田擁有超過千年的紡織歷史,而 FUJI TEXTILE WEEK 則以此為基礎,透過藝術創作探索紡織的新可能,從「線、布料」到「編織」的行為本身,轉化成當代藝術的靈感。這也是日本唯一一個將紡織產業與當代藝術結合的藝術祭典。

除了主展覽之外,活動還將舉辦工作坊、跨界合作企劃,並透過導覽散策與互動體驗,讓喜愛藝術的人與一般民眾都能親身感受城市與文化的魅力。

FUJI TEXTILE WEEK 創辦於 2021 年,由前森美術館館長南條史生擔任執行委員會主席兼藝術總監。連續舉辦三屆之後,將於 2025 年全新回歸。

開辦至今已有超過 30 位藝術家與創作者參與,其中包括國際知名的 大巻伸嗣、落合陽一、清川あさみ 等人。雖然規模不大,但因其具有挑戰性,且具深度的策展視角,獲得高度評價。

今年,活動將再次邀請來自日本與海外的藝術家,不僅聚焦紡織,也延伸到富士吉田在地的歷史與自然環境。許多作品將與在地各個紡織工坊(當地稱「機屋 Hataya」)合作完成,成為推動地方產業再生的重要平台。

展覽場地將包含老工廠與舊批發場等閒置空間的再利用,同時也為在地社群注入新的創意視角。參展藝術家名單將於近期公布,敬請期待。

  • FUJI TEXTILE WEEK 2021
    展覽作品
    Shinji Omaki《トキノカゲ》
    Photo: Shuhei Yoshida

  • FUJI TEXTILE WEEK 2022
    展覽作品
    Yoichi Ochiai《The Silk in Motion》
    Photo: Shuhei Yoshida

  • FUJI TEXTILE WEEK 2022
    展覽作品
    Asami Kiyokawa《Our Story》
    Photo: Kenyrou Gu

FUJI TEXTILE WEEK 2025 主題:「What Flows Through the Weave 編織之間的流動(暫譯)」。

在布料可見的紋理背後,藏匿著一股看不見的力量,正在流動著,就像地底伏流般,蘊含著聲音的律動、手作的痕跡、以及記憶與氛圍。

今年的展覽將聚焦於那些不可見、卻深深埋藏在其中的事物,嘗試挖掘隱含在紡織之下的文化與歷史層次。

延續 2023 年的展覽方向,本屆將再次由南條史生擔任藝術總監,並由丹羽健人擔任策展人。

來自 FUJI TEXTILE WEEK 執行委員會主席暨展覽總監 南條史生的話:

據說富士吉田之所以能世世代代孕育出紡織產業,正是因為富士山湧出的純淨水源。而支撐這片土地的,不僅是地表可見的河川,那些隱於地下、持續奔流的水脈同樣不可或缺。這股水流隨著四季與大地的循環日夜運轉。從這個角度來看,彷彿能從更高的視野俯瞰富士山,眼界也隨之開闊。

這股「流動」的力量,正是今年主題 「What Flows Through the Weave」 的靈感來源,並延展出豐富的想像。流動,也呼應了紡織本身不斷變化、靈活多樣的特質。

我們正身處一個劇烈變動的時代。世界持續轉變:價值觀、科技,甚至所謂的常識,都在不斷流動之中。在這樣的時刻,我想邀請大家一同思考——在編織之間,究竟流動著什麼?

FUJI TEXTILE WEEK 自 2021 年起連續舉辦三屆,2024 年特別休息一年,為的是更完整的籌備,並將於 2025 年以嶄新姿態回歸。在這段時間裡,約有 30 位藝術家走訪富士吉田,深入體驗當地的風景與城鎮脈動,並與在地紡織社群交流,提出許多源自土地的全新構想與創作。

我衷心感謝這些藝術家與富士吉田居民之間,逐漸累積的深層對話,也感謝那些從土地出發的細膩思考。期盼透過這樣的過程,讓今年的 FUJI TEXTILE WEEK 更加厚實,並與更多人產生共鳴。

南條史生 Fumio Nanjo

策展人、藝術評論家

南條史生畢業於慶應義塾大學,於 1972 年取得經濟學部學士,並於 1977 年取得文學部美學‧藝術史學士。他曾任職於國際交流基金等機構,並於 2002 年參與創立森美術館,之後於 2006 年 11 月至 2019 年擔任館長,2020 年起出任該館特別顧問。

同年,他也成為十和田市現代美術館總顧問,以及弘前當代美術館的特別高級顧問。2023 年 5 月起擔任前橋藝術館特別館長。

自 1990 年代後期以來,南條先後擔任多項國際展覽的總監,包括:

  • 1997 年威尼斯雙年展日本館
  • 1998 年台北雙年展
  • 2001 年橫濱三年展
  • 2006、2008 年新加坡雙年展
  • 2016 年茨城縣 肯幌藝術祭
  • 2017 年檀香山雙年展
  • 2021 年北九州未來創造藝術祭「ART for SDGs」
  • 2021–2023 年 FUJI TEXTILE WEEK

出版著作包含《アートと生きる(與藝術共生)》(角川書店,2012)等。

FUJI TEXTILE WEEK 過去曾舉辦跨領域講座,邀請各界重量級人物分享觀點;同時展出在地紡織作品,並推動時尚、建築等產業與紡織的跨界合作計畫。

今年,活動希望能更貼近初次接觸藝術或紡織的觀眾,規劃了一系列更親切、更易參與的節目。包含動手體驗的工作坊、嚴選快閃店,以及與在地書店的合作企劃,讓來訪者能一邊享受 FUJI TEXTILE WEEK,一邊探索富士吉田這座城市的魅力。

  • FUJI TEXTILE WEEK 2023
    設計展覽「解讀甲斐絹」
    Photo: Shuhei Yoshida

  • FUJI TEXTILE WEEK 2022
    在地產業展
    Photo: Shuhei Yoshida

  • FUJI TEXTILE WEEK 2021
    編織工作坊導覽
    Photo: Shuhei Yoshida

為了讓到訪者都能親自觸摸、感受展覽中織品的魅力,現場特別規劃了一間精選快閃店,販售來自山梨縣的嚴選紡織產品。

店內將展售高品質、兼具設計感的單品,如包袋、雨傘、毛巾等,另外也會推出與參展藝術家的相關商品。

另外我們正計畫與由設計師 山縣良和 主導的時尚學校 Coconogacco 展開一系列跨領域合作,並串聯獨立書店及其他創意夥伴。這些企劃希望為「布料」帶來新的視角——這種我們每天都接觸,卻鮮少深入思考的材質。

透過不同領域的交流與碰撞,我們期待展現布料之美的更多可能。相關細節將於確認後陸續公布。

位於山梨縣富士山腳下的 富士吉田市,是一座自然資源豐富、擁有悠久織品傳統的城鎮。如今更以「機織之町(Hataori-machi)」聞名,聚集了許多兼具先進技術與深厚工藝的織造工坊。

這裡的地標景色——在 新倉山淺間公園 眺望富士山與五重塔的畫面,更吸引來自日本各地與世界各地的旅人。融合壯麗自然與歷史底蘊,富士吉田市展現出多樣而豐富的文化魅力。

交通方式

從東京出發
開車
從中央自動車道「富士吉田西桂智慧交流道」下交流道後,約 10 分鐘可達會場。

大眾交通
從富士急行線「下吉田站」或「月江寺站」下車,步行約 5 分鐘。
或從「Busta 新宿」搭乘高速巴士(約 1.5 小時),於「富士山站」下車,再步行約 15 分鐘。

從名古屋出發
開車
從東富士五湖道路「富士吉田忍野智慧交流道」下交流道後,約 10 分鐘可達會場。

大眾交通
從「名鐵巴士中心」搭乘高速巴士(約 4.5 小時),於「富士山站」下車,再步行約 15 分鐘。

Author

  • FabCafe Taipei Editorial Team

    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Contact us

    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Contact us

Get in touch

Subscribe to FabCafe Global monthly newsletter for more stories in innovation and designs.

Our Services

Build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push innovation for compani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