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紡織為核心主題的藝術節 「FUJI TEXTILE WEEK 2025」,由 FUJI TEXTILE WEEK 執行委員會主辦,於 2025 年 11 月 22 日(六)至 12 月 14 日(日) 在山梨縣富士吉田市舉行。
本屆以 「 What Flows Beneath the Weave(暫譯:織紋之下的流動 )」 為主題,邀請來自日本、台灣、西班牙、捷克、印尼等地的藝術家與創作者,共同探索在紡織表面之下,那些 看不見的力量、節奏律動與記憶痕跡。
延續 2023 年的策展架構,本屆再度由 南條史生 擔任藝術總監,丹原健翔 擔任策展人。展覽期待透過織品為媒介,揭示織物紋理下脈動的文化與歷史層次,帶領觀展者一同探尋日常生活中隱而不見卻深植其中的事物。

本屆 FUJI TEXTILE WEEK 由執行委員會主席兼藝術總監南條史生領導策展

FUJI TEXTILE WEEK 藝術策展人 丹原健翔
自 2021 年創立以來,FUJI TEXTILE WEEK 一直以「扎根在地產業的藝術祭」為定位,過去曾邀請 大巻伸嗣、落合陽一、清川あさみ等藝術家參與。
雖然規模不大,但其策展視角與深度參與地方的模式,已在國內外累積高度評價。
今年也延續這樣的精神,集結來自日本與海外、橫跨藝術、設計、工藝等領域的創作者,共同在擁有「機織之町(Hataori-machi)」美譽的富士吉田,展開對紡織與土地更多「可能性」的探索。

FUJI TEXTILE MEETING (2025,1) 攝影:吉⽥ 周平
在本屆參展名單中,三宅一生旗下品牌 A-POC ABLE ISSEY MIYAKE 以其前瞻性的織品思維備受注目。由 宮前義之 帶領的工程與設計團隊,延續三宅一生提出的 A-POC(A Piece of Cloth)理念,透過跨越數位科技、藝術與工藝的結合,不斷探索服飾創作的新可能。
此次為 FUJI TEXTILE WEEK 2025 全新打造的作品,直接呼應本屆主題,深入探討「看不見的節奏」如何在不同材質間流動,展現織品作為未來媒介所具備的豐富潛能。
-

三宅一生旗下品牌 A-POC ABLE ISSEY MIYAKE
-

作品範例《TADANORI YOKOO ISSEY MIYAKE》
活躍於影像與聲音領域的藝術家 永田風薫,將在本次展覽帶來全新創作。作品源自詩人 青柳菜摘 為本展撰寫的原創詩作,兩人以聲音與文字相互呼應,編織出一場浸潤感官的詩意場景。透過記憶、韻律與流動,他們邀請觀者在空間中延展感知,開啟更多想像。
此外,多位參展藝術家也將以在地工藝、城市記憶與自然環境為靈感,提出全新的詮釋,讓本屆展覽呈現出多層次、細膩而豐富的面貌。
-

永田風薫
-

作品範例: 《Housekeeping – Soundtrack for Rooms, Voices, and Actions》 2025
作為今年的新企劃,FUJI TEXTILE WEEK 2025 推出「駐村計畫」,邀請藝術家透過深度連結在地的活動,與富士吉田展開交流。
長期在富士吉田推動藝術創作的 SARUYA Artist Residency 與 KURA HOUSE AIR,多年來持續接待來自日本與海外的藝術家,並透過在地社群的支持,陪伴他們展開創作實踐。
今年由這兩個駐村機構共同策劃的全新駐村計畫,邀請曾在地創作的藝術家回到富士吉田,也迎接首次參與、作品理念與本屆主題呼應的海外創作者加入。
參與陣容包含來自西班牙、捷克、印尼、台灣等地的藝術家,他們將以各自的視角與經驗,回應富士吉田長年孕育的紡織文化,為展覽帶來更多層次的對話。
-
相澤安嗣志 Atsushi Aizawa

1991 年生於神奈川。 多摩美術大學媒體藝術系畢業。創作聚焦於「人與自然的邊界」,探討身體、物件與空間之間的關係。
-
安野谷昌穂 Masaho Anotani

1991 年出生。 以日常生活、社會現象與自然為靈感來源,將感官經驗轉化為多層次的表現。
-
上條陽斗 Haruto Kamijo

2000 年生於東京。 現為東京大學建築學博士班研究生。2024 年入選 MITOU 計畫,並以富士吉田的雅卡爾織布機(Jacquard loom)展開相關創作。
-
齋藤帆奈 Hanna Saito

1988 年生,於東京與山梨兩地創作。 作為當代藝術家,跨足生物藝術與玻璃雕塑。透過研究與創作重新思考自然與社會、人類與非人類之間的界線。
-
柴田まお Mao Shibata

1998 年生於神奈川。 2024 年完成東京藝術大學雕塑系碩士。以雕塑與裝置藝術探討當代社會的溝通方式,並透過結合實體與數位的表現,質疑現實與虛擬之間的界限。
-
長谷川彰宏 Akihiro Hasegawa

1997 年生於三重縣。 創作受佛教思想與自幼對「光」的迷戀影響,作品持續思考生命、生死與人類存在的本質。
-
Pieces of Jade
(李佳玲 Jialing Lee)
由台灣藝術家李佳玲於 2020 年創立的 Pieces of Jade,是一間以文化記憶與文化轉譯為靈感,透過層次縫製與手工技法,探索織品藝術與當代工藝交會點的織品工作室。
-
増田拓史 Hirofumi Masuda

1982 年生於埼玉,自 2011 年起於宮城生活創作。 透過研究型企劃,涵蓋裝置藝術、攝影、影像與出版等形式,以群體中的日常與記憶為核心展開創作。
-
松本千里 Chisato Matsumoto

1994 年生於廣島。 將日本傳統的絞染技法重新轉化為裝置、行為藝術等空間性表現,探討群體能量與形態的流動性。
-
Alessandra Corazzini

電影導演、作家與創作者。 以影像探索「意義如何穿越時間與空間」的命題,並在跨領域合作中找到創作的樂趣。
-
布拉格藝術、建築與設計學院 (UMPRUM)

位於捷克布拉格的 UMPRUM。 擁有逾 140 年歷史,是歐洲頂尖的藝術大學之一。
-
Intan Anggita Pratiwie

跨領域藝術家與永續時尚研究者。 Setali Indonesia 的創辦人。
-
大木もと子 Motoko Oki

染色藝術家。 以傳統手工染色技法為基礎,創作以自然中的色彩與質地為主題的作品。
-
Kimberley Cookey-Gam

英籍奈及利亞裔藝術家。 以工藝作為療癒的途徑,創作根植於仿生概念、靈性,以及其伊博(Igbo)文化背景。
-
平田基 Motoi Hirata

1993 年出生,現居京都。 以「人的生命」為主題進行創作,曾參與 SARUYA Artist Residency 駐村計畫。
-
Meita Meilita

Meita Meilita 透過織品與工藝,探討「記憶」、「歷史」與「生命經驗」之間的交會。
《 FUJI TEXTILE WEEK 2025 》
日期:2025 年 11 月 22 日(六)-12 月 14 日(日)
休展日:11/25(二)、12/1(一)、12/8(一)
地點:山梨縣富士吉田市 下吉田・本町通周邊
購票期間:2025年8月28日~12月14日
官方網站:https://fujitextileweek.com
官方社群:
- Instagram|@fujitextileweek
- X(Twitter)|@FUJITEXTILEWEEK
票價資訊:
- 預售票|一般票 ¥2,000/學生票 ¥1,500
現場票|一般票 ¥2,500/學生票 ¥2,000
主辦單位:山梨縣富士吉田市
策劃・營運:FUJI TEXTILE WEEK 執行委員會
Fujiyoshida city
從東京出發
開車
從中央自動車道「富士吉田西桂智慧交流道」下交流道後,約 10 分鐘可達會場。
大眾交通
從富士急行線「下吉田站」或「月江寺站」下車,步行約 5 分鐘。
或從「Busta 新宿」搭乘高速巴士(約 1.5 小時),於「富士山站」下車,再步行約 15 分鐘。
從名古屋出發
開車
從東富士五湖道路「富士吉田忍野智慧交流道」下交流道後,約 10 分鐘可達會場。
大眾交通
從「名鐵巴士中心」搭乘高速巴士(約 4.5 小時),於「富士山站」下車,再步行約 15 分鐘。
-
FabCafe Taipei Editorial Team
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 Contact us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 Contact u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