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ject Case

August 15, 2025

生物媒材 × 染色技術:創新黏菌染色能否走入日常?

齋藤帆奈、田中直染料店、潮津美左紀、SPCS共同開發實驗報告

「黏菌染色」是一種將顏料或染料混入黏菌的食物中,讓黏菌進食後,未被消化的色素經由黏菌的排泄物留下,在移動軌跡上形成色彩的方式。(黏菌是變形菌「真性黏菌」的俗稱,外觀會像變形蟲一樣擴散。)

現代藝術家齋藤帆奈,便是這種藝術表現手法的開創者之一。這次的實驗,目的是想把黏菌染色發展成織品染色的技法。如果能應用在織品上,未來像衣服、家具布料等都能用上這種獨特的色彩表現。不過要進入生活應用,還得考驗它在清洗、摩擦上的耐久性。

因此本次邀請了京都百年染料店「田中直染料店」負責染料開發的北川一壽,以及在山梨縣北杜市活動的染色家潮津美左紀,一同進行密集的實驗與檢測。本報導將帶大家回顧 2024 年 12 月 2 日到 5 日,在北杜 Bio Art Laboratory 舉辦的工作營實況。

研究成員

齋藤 帆奈(現代美術作家、東京大學筧康明研究室博士班學生)|https://www.hannasaito.com/

北川 一壽(田中直染料店 研究開發室 室長)|https://www.tanaka-nao.co.jp/

潮津 美左紀(染色藝術家)|Instagram

浦野 奈美(SPCS)|https://fabcafe.com/jp/labs/kyoto/spcs/

齋藤帆奈的工作據點——北杜 Bio Art Laboratory,位於山梨縣北杜市,遠望即可見八岳山脈。

實驗室周圍環繞著赤松林。這次的實驗,也使用了齋藤從山上採集到的黏菌。

這次的實驗,我們嘗試將 11 種天然及人工染料、3 種黏菌(變形菌) 以及 3 種纖維做不同組合,測試色素的定著效果。
根據環境條件不同,像是「多頭絨泡菌」最快一小時可移動約 20 公分,因此在短短數天內就能觀察到變化。

透過實驗,不僅驗證了部分明顯「不相容」的組合,也發現不同種類的黏菌,適合的纖維與染料種類各不相同,因此還提出了新的研究假設。

京都百年染料老店「田中直染料店」負責染料開發的北川先生(照片左)。 為了測試色素的定著效果,他準備了各種經過不同加工處理的纖維、定色劑與染料投入實驗。

齋藤在實驗室後山採集到的黏菌(左)。

放大觀看時,可以清楚看到黏菌沿著纖維移動的樣子。

黏菌靠近摻有染料的飼料(燕麥片)(左)與正在遠離的黏菌(右)。

若要將成果應用到工藝品或產品設計上,必須確保色彩能耐得住清洗與摩擦。這次的實驗中,我們先進行水洗,再搭配定色劑,讓色素更牢固地附著在纖維上。

最後用熨斗加熱定色(左),不同纖維呈現出不同的質感(右)。

絲綢在質感和花紋的細緻度上,呈現出最為美麗的效果。

最後進行了簡易的摩擦耐久度測試。

2024年12月舉辦的 FabCafe Tokyo/Kyoto 年終派對上,展出了在實驗中成功定色的作品。(照片提供/村上大輔)

齋藤 帆奈

現代美術創作者/東京大學筧康明研究室博士班學生

1988年出生,現代藝術創作者。畢業於多摩美術大學工藝學科玻璃設計組,之後加入生物媒體藝術平台 metaPhorest,開始活躍於生物藝術領域。

2019 年起進入東京大學研究所跨領域資訊學府碩士班(筧康明研究室)。她除了從事理化學玻璃製作技術的玻璃造型創作,也結合生物、有機物與影像解析等技術進行創作及研究。

近年來,她採集並培養多種野生黏菌,將其運用於研究與藝術創作。其主要探討的主題包括重新思考自然與社會、人與非人之間的界限,以及表現者與創作對象之間的不可分性。

北川一壽

田中直染料店股份有限公司 研發室主任

1974年生於和歌山市,畢業於京都工藝纖維大學。畢業後進入田中直染料店股份有限公司,隸屬於研發部門,主要負責產品開發、品質管理及安全資料表(SDS)製作等工作。現任該公司研發室主任。

潮津 美左紀

染色作家 染色藝術家

畢業於文化學園大學國際時尚學系舞台服裝設計組。曾在蔬菜店打工時,開始收集被丟棄的菜葉與廢料,進行染料熬煮的實驗。

2021年起移居山梨縣北杜市,生活在海拔約1000公尺的山村,利用當地採集的草木,以及來自世界各地的植物染料與鐵鏽,持續進行實驗性染色創作。

浦野 奈美

SPCS / FabCafe Kyoto

大學畢業後進入Loftwork,於日本澀谷辦公室負責商務活動的企劃與運營,並管理日本企業與海外大學之間的產學合作社群。2020年,參與FabCafe Kyoto駐村計畫「COUNTERPOINT」的創立與運營,也積極推動FabCafe全球網絡的活動語言化,並促進各據點間的連結。自2022年起,負責探索自然不可控性的社群「SPCS」的創立與企劃運營。

在大學時期學習了社會保障,體驗過丹麥的人民高等學校(Folkehøjskole)以及以色列基布茲的生活,再加上過去與料理家森本桃世共同舉辦的發酵社團活動等,這些經歷,使他對於在場域中創造一種「混沌(Chaos)」的氛圍特別感興趣。

Author

  • FabCafe Taipei Editorial Team

    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Contact us

    This articles is edited by FabCafe Taipei.

    Please feel free to share your thoughts and opinions on this article with us.
    Contact us

Get in touch

Subscribe to FabCafe Global monthly newsletter for more stories in innovation and designs.

Our Services

Building products and services that push innovation for companies